立秋,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申向。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(三伏)。到了立秋,梧桐树开始落叶,因此有“落一叶而知秋”的成语。从 文字角度来看,“秋”字由禾与火字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这时出现了中午热、早晚凉的“尜尜天”,而且“一场秋雨一场凉,十场秋雨就结霜。”一候凉风 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。
立秋,北方有“贴秋膘”一说,相传清代人们在立秋这天,悬秤称人,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,以验夏中之肥瘦。体重减轻叫“苦夏”,属于消耗多了。瘦了就需 要“补”。“膘”多指牲畜的肥肉,补膘当然就需要吃肉啦。因此,立秋这一天,普通百姓家要吃炖肉,讲究一点的人家要吃白切肉、红焖肉,以及肉馅饺子、炖 鸡、炖鸭、红烧鱼等。
以前,平常百姓家不能经常吃到鸡鸭鱼肉,人们的体重总体来说偏低,到立秋这天当然要改善下生活,贴贴膘啦!现在 几乎天天大鱼大肉,有很多人已经属于超重肥胖啦。肥胖本是就是一种疾病,同时还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。因此,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,不 要盲目去贴“秋膘”,特别是吃肥肉贴秋膘!对于体重偏低的,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,膘还是可以适当地贴贴。
立秋除了“贴秋膘”,天津等地还流行“咬秋”。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。清朝张焘的《津门杂记?岁时风俗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。”清时人们在立秋前 一天把瓜、蒸茄脯、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,于立秋当日吃下,为的是清除暑气、避免痢疾。
此外,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。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。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,每人一个,吃完把核留起来。等到除夕这天,把桃核丢进火炉 中烧成灰烬,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。四川东、西部还流行喝“立秋水”,即在立秋正刻,全家老小各饮一杯,据说可消除积暑,秋来不闹肚子。山东 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“渣”,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,并有“吃了立秋的渣,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”的俗语。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,足见我国劳 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。
成都营养师俱乐部 微信公众号:cdyys365 ———— 扫一扫 关注营养 订阅健康 ————
相关阅读:
|